您当前的位置:衡水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枣强 >> 枣强新闻

枣强县电动车有了“身份证”

2019-01-28 17:57:4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枣强县电动车有了“身份证”
“电动车物联网+户籍化管理”模式有效破解防盗难题

  去年以来,枣强县公安局探索采用“电动车物联网+户籍化管理”模式,融合大数据推进电动自行车物联网治安管控建设,对辖区电动自行车进行户籍化管理,从根源上消除盗窃隐患,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逐年递增,电动自行车盗抢案件、涉电动车交通事故、电动车违规充电引发火灾事件迅猛增长。针对这种情况,去年4月,枣强县公安局经多次调研、考察、论证,确立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群众受益的电动自行车物联网建设思路,采用与联通公司合作方式,推广“物联网+治安管控”模式。群众需向运营建设单位交纳200元安装使用费,即可安装身份识别芯片和防盗备案号牌,通过物联网,实现对电动自行车的身份识别和长期有效管控。此外,车主还享有3年电动车盗抢险。一旦车辆丢失,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找回,车主办理相关手续后,即可到保险公司理赔,确保群众损失降到最低。

  记者在枣强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采访时,该所刚刚追回一辆电动自行车。车主张井烁看到失而复得的电动三轮车非常感动。他说:“买电动车时,正赶上公安局来小区宣传电动自行车上牌。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上了牌,结果车子丢了还真给追回来了。”

  在枣强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警员调出张井烁电动车被盗后行驶轨迹,并说:“失主报警后,我们立即将该车拉成‘黑车’。民警迅速出警,并携带查缉设备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搜索,当天下午就把车追了回来。”

  枣强县公安局办案民警介绍说,盗窃电动自行车案不好破,是因为多数是团伙作案,而且嫌疑人盗车后逃走时多选择没有监控的乡村路,传统侦查手段往往束手无策。“现在有了电动自行车物联网,给咱们办案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以进行精准打击。同时,还可以依靠该系统查找到车主。”截至去年12月底,仅在枣强、大营两个试点乡镇,已有4000余辆电动车登记上牌。

  “电动自行车物联网治安管控建设等于铺设了一条治安基础工作大数据的‘高速公路’,任何治安要素数据都可以通过这条‘高速公路’实现‘大数据’云分析,进而达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底数清、情况明、精准管。”枣强县公安局负责人刘庆福说,“‘电动车物联网+户籍化管理’工作在提升破案速度的同时,也促使车主提高了文明出行意识,备案登记后的电动车上机动车道、逆行、闯红灯现象明显减少了。”

关键词:枣强县,电动车,“身份证”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主办单位:中共枣强县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长城网   
冀ICP备16012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