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衡水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景县 >> 景县新闻

景县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新硬核”

2020-05-07 08:55:4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今年以来,景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三创四建”活动工作部署,在不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步伐,全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壮大民营经济“四大工程”,推动全县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一季度,全县财政收入逆势增长,实现首季“开门红”,达到6.12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亿元,增长5.8%。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以创建河北省创新型试点县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技术领航,龙头带动,推动先进石化新材料、智能物流装备、节能环保、智慧健康四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一是强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利用钉钉云会议系统,在线培训指导企业100余家,为企业主管人员提供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培训24次。精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完成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申报材料2家。争列省重点支持技改入库项目16个,总投资101.5亿元。二是打造标杆示范企业。在全县四大新兴产业中,分别筛选出一批优秀企业进行重点升级改造,使其在技术改造、工业设计、数字车间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打造的标杆企业中,石化新材料产业的海伟集团取消了春节放假,满负荷转产无纺布纤维专用材料H39S,日产量达1000吨左右,为全国疫情防控和全县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节能环保产业的华特公司北方稀土催化剂项目于4月18日正式投产,该项目打破了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技术壁垒,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争取上级县域科技创新跃升奖励资金400万元,全部用于支持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修订完善《景县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十条措施》,明确了奖励标准,对各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奖励,调动企业抓科技、谋创新的积极性,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厚植经济发展新优势。按照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的要求,深入研判橡塑制品、铁塔钢构、机械制造三大传统产业发展趋势,强化举措,压实责任,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是抓好顶层设计。编制了《景县产业发展规划》《景县橡塑制品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景县铁塔钢构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明确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性引领。逐产业编制了2020年度主导产业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招商目标、支撑政策等关键环节,锁定了年度目标,即到2020年底三大传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240亿元、32亿元、43亿元。二是绘制“三张图谱”。围绕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构建科学合理产业体系的要求,研究绘制了主导产业链图、招商引资路线图、产业发展路径图三张图谱,规划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路径,做到“按图索骥、心中有谱”,为产业项目靶向招商、精准发展提供指导和遵循。三是健全工作机制。三大传统产业分别成立了改造提升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进度节点,细化了任务,形成一个产业、一套规划、一名牵头县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党政统筹、部门协力、政企互动,有效推动了三大传统产业提速、提质、提档发展。一季度,全县三大传统产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2.6亿元、10.2亿元、10.1亿元,达到了同比增长预期目标。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找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构筑强大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一是大力培育创新主体。继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确定了年内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的发展目标,加强引导,多措并举,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向企业聚集。二是积极构建创新平台。在提升“一委两院四站八中心两联盟”运营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精心培育国家和省级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新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产业研究院1家,不断增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创新,狠抓平台支撑,做大做强产业创新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资源整合和共享。目前,正在推进2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申报省级技术中心工作,以及“河北省智慧灯杆产业技术研究院”申报工作。四是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产业技术联盟在整合创新资源、优化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推进了输送带及传输设备产业技术申报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环卫工程车辆装备产业申报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工作。疫情期间,全县部分科技型企业展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海伟石化、瑞朗德等企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态势。一季度,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39.7%,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稳压器”作用。

  做强做大民营经济,筑牢经济发展新支撑。全面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神,以促进全县民营经济“三提升”“三增强”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全县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一是抓技改。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和万企转型行动,设立1000万元技改专项基金,加大对技改企业的支持力度。争列省重点项目10个以上,积极推进光辉、科信等投资超2000万元的技改项目。二是创品牌。引导企业建立专业化的质量检测体系,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订,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化水平,牵头制订行业标准1项,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三是优服务。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严格落实包联责任制,将全县113家规上企业全部落实到县级干部名下,严格落实包联责任,督促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鼓劲加油。截至3月10日,全县2839家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一季度新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85亿元。四是提素质。深入推进企业经营者提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两大工程,围绕先进石化新材料、智慧灯杆等行业,加强与国家有关行业协会的联系沟通。精心筹备“5G来了,我们也来了”铁塔钢构产业发展论坛和“全国石化材料高端论坛”,推动铁塔钢构和石化新材料两个产业高质量发展。(杨雪松)

关键词:景县,现代化经济,“新硬核”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张梅胜

主办单位:中共景县县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长城网   
冀ICP备16012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