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法院多举措清理长期未结案件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前期案件积压和后期案件拥堵的现实困难,景县法院迅速行动,主动谋划,压实办案责任,抓紧抓牢长期未结案件清理,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序平稳推进审执工作。 加强管控,实行审限预警。建立审限监督台账,对临界审限30天以内案件,由审管办发布预警通报,提醒承办法官在审限内结案,避免长期未结案“未清又增”。按照相关规定,依法规范适用延期开庭、延长审限、法定审限扣除等诉讼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再次开庭次数、压缩多次开庭间隔时间,兼顾办案质量和效率。从严掌握审限扣除、延长审限审批,严禁审限扣除“倒签”。对扣除审限、延长审限的案件,须说明原因、提供依据,并在案件管理系统中上传相关证明材料,以备核查。 明晰短板,开展逐案问诊。全面梳理长期未结案件情况,一案一表建立台账,做到逐案排查。每月定期召开全体法官会议,通报全院长期未结案件情况,承办法官逐案汇报未结事由、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结案计划。党组会、审委会不定期召开长期未结案件清理专题会议,逐案听取案件进度情况汇报,帮助承办法官剖析问题症结、制定清理方案、明确阶段目标,确保一案一策,有序推进案件审结。 强化治理,建立督办机制。实行长期未结案件分类督办机制,对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明确由分管院领导挂牌督办,督促承办法官加快结案进度。充分发挥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对涉重大疑难、复杂、敏感及办理确有困难的案件,分管院领导、部门负责人作为审判长或承办人主动参与案件审理,集中精力寻找办案突破点,确保案件妥善高效处理。盯紧重点案件、重要节点和关键人员,加快推进破产案件和执行案件办理,从源头上减少长期未结案件产生。 严格问责,完善动态监管。对照结案任务分解方案,每月逐案核查长期未结案件办理情况,详细通报审限扣除审批是否合规、审限扣除次数、是否符合法定事由等事项,确保办案责任落实。实行周结案通报制度,每周发布各审判团队已结、未结案件等情况,实现对办案进度有效跟踪。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长期未结案件多发、化解积案不力的部门,由政治部、办公室负责核查具体事由,非因客观原因造成案件长期未结的,视情况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
关键词:景县法院,清理,未结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