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县“七五”普法工作回顾
“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武邑县以“法律九进”、“法治九建”为主线,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武邑为目标,以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为重点,以提高全县群众法律知识水平为重心,拓展领域,丰富载体,创新形式,严格按照“七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为进一步增强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面依法治县、建设法治武邑发挥了积极作用。 广泛动员 认真谋划启动“七五”普法 武邑县委、县政府对“七五”普法工作高度重视,将武邑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更名为武邑县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多次根据机构改革、县级领导、县直部门负责人变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小组成员,始终保持领导组织的完整、有力。同时,按照省、市普法规划的要求,县政府把法治宣传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六五”普法结束后,武邑县在总结“六五”普法成功经验和查找不足的基础上,根据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法律知识水平、法律需求和接收方式等,结合中央、省、市“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制定出台了符合县情、符合受众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武邑县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并下发到各乡镇区、县直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 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七五”普法动员大会,对2016年到2020年的普法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了“七五”普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围绕中心 深入开展“法律九进”活动 武邑县主动服务党中央及省、市、县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宪法、党章和党内法规、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反邪教、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疫情防控等法律政策进行大力宣传。 十九大召开后,武邑县邀请政协委员、党校讲师为全县党员干部深入解读十九大,举行“十九大专题”讲座5次,“十九大专题”培训班3期,全县党政机关“夜校宣讲十九大”2期,受教育人数达万余人。 他们组织普法志愿者深入结对帮扶的贫困村开展送法进村活动,满足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解决纠纷、法律服务、法律咨询等法治需求,深入到各户特别是贫困户当中为其送上《农民法律知识手册》共计5万余册。 武邑县连续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10余次,切实增强广大群众防范和抵御邪教的意识和能力。县司法局协调县公安局、环保局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扫黑除恶专题宣传18次,增强了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及对涉黑涉恶问题的免疫力。 结合“法律九进”、“法治九建”,武邑县司法局借助“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大节点,协调宣传部、妇联、消协、安监局、消防大队等单位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播放宣传视频、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纪念品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消防法》、《宪法》、《民法典》、《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不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2016年“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 抓住重点 多维度开展针对性普法 武邑县将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作为重点宣传对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从而带动并促进了全民普法。 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武邑县秉承“以考促学、以学促做”的原则,分别于2016年、2019年举办了全县县级领导干部、科级及以下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考试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规格高,推动了基层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了基层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激发了全社会的学法热情,促进了全民法治教育的落实。 针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武邑县司法局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实现全县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机制。在中小学设立法治宣传教育橱窗,制作法治宣传展牌、横幅;动员学生以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学习法律;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国家安全法》法律知识竞赛2次;组织中小学开展“晨读宪法”活动3次;举办法治教育进校园巡回讲座、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5次。 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司法局组织举办多期法治培训班,重点讲解企业安全生产、诚实守信、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的法律;举行“每周面对面”主题沙龙,多次进企业宣传《民法典》,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素质,增强了依法经营意识;引导企业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具体法律问题;武邑县还建立了企业家微信服务群,群内吸纳武邑县数十位企业家及社会律师,方便及时有效地为企业解决相关法律问题。 针对村(居)民法治宣传教育,县司法局以农村“两委”干部、农民工为重点,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农村”等活动30余次;落实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法律服务微信工作群524个,做到一村一工作群、一村一专业顾问,建立法律顾问联络员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解决工作群里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大面积持续广播法律法规,掀起学习宣传法律的热潮。 “七五”普法期间,武邑县组织召开了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推动全县国家机关履行普法责任,推动有关部门分别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公益普法制度。 抓住机遇 着力打造法治文化阵地 结合武邑县“创城”活动,对武邑县法治文化广场进行升级改造,在新时代广场以及东西两侧小公园绿化区内安装法律宣传灯箱,为广场灯柱装饰主题发光字和分区文化石,市民茶余饭后一边散步,一边学法治,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县司法局在武邑中学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他们依托学校,将少年审判、预防犯罪、教育挽救、法治宣传等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功能设施完善的优势,创新教育方式,寓教于乐,为提高全县广大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促进法治武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018年,武邑县将观津公园、电力公园打造成为宪法主题公园,通过主题雕塑、灯箱、诗词楹联及法治走廊景观等载体弘扬宪法。民法典审议通过后,及时将民法典元素融入宪法主题公园,设置民法典专栏,让百姓在游览的同时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宪法、民法典。 近五年,武邑县加强专业普法微信、微博及今日头条号、抖音号、一点资讯号建设及信息发布,及时推送以案释法案例、普法动态等图文并茂的信息,形成了新媒体普法合力。 “七五”普法启动以来,武邑县开辟普法专栏,指导接访人员依法依规解决群众诉求,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目前已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络普法自媒体,收获粉丝万余人,为武邑县阳光信访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再接再厉 为“八五”普法奠定坚实基础 2016年以来,武邑县新建法治示范点5个,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武邑县将继续推进“个十百”工程,完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法治百面墙,及时更新法治文化广场和法治文化街展牌,创新法治百面墙内容。 2016-2020年,武邑县按照“七五”普法规划要求,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武邑县将认真总结经验做法,积极谋划“八五”普法工作,改进和完善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调动全社会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为新时代法治武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
关键词:武邑县,“七五”普法,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