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衡水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武强 >> 综治维稳

武强县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纪实

2021-09-03 16:03:0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年来,武强县深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以“法治教育 点亮未来”理念为指引,整合多方力量,校内外相互联合,依托“法治学校”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多层面谋划,全方位布局,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一、强组织,夯实法治教育工作基础

  成立了12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小组,共同谋划部署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制要求,制定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单位普法任务。组织编写了针对未成年人和校园学生的《学校法律知识读本》,以直白浅显的语言描述,以问答、漫画、图片的形式讲解法律知识。

  二、抓集中,推进中小学校法治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法治校园建设。推动建设以武强县第二中学为代表的法治学校,将法治元素融入校园,在操场、教室设置法治元素,打造校内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标语和宣传栏,将未成年人保护、预防犯罪、义务教育等法律法规融入校园生活。

  二是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成立专门机构对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加强法治副校长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和学习交流活动。12个部门联合制定《武强县教育系统“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实施方案》,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法治副校长工作任务要求及管理制度,制定法治副校长职责清单。在校园内设置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法治副校长“求助信箱”,实现学生与法治副校长的无缝沟通。

  三是深入开展校园法治活动。在开学季、重大节日、纪念日等重点时间节点举办法律宣传、宣讲,组织举办法治手抄报比赛,法治作文比赛,选聘“小小法治宣传员”。推进互联网在校园法治教育中的应用,实现法治宣传课件、音像、视频、新媒体普法作品等法治宣传资源共建共享,采用“校内同步录播+空中课堂”新形式为中小学授课。

  三、拓外延,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武强县建成衡水市首个以“防治校园欺凌,护航未成年人成长”为主题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该基地集普法教育、犯罪预防等为一体,以年画文化为特色、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法治教育为重点,以关爱保护青少年为目的,建设了迎宾墙、前言、领袖的教诲、失足的悔恨、安全的成长、青春的护航、传统文化墙、后记等八个板块。基地通过多媒体设备、图片案例、语音视频播放、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和警示,让青少年在参观体验过程中提高法治认识。以该基地为依托,开辟法治教育第二课堂,成立了“你我联手 法护成长”为主题的未成年人观护联盟,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累计参观人数达6000余人次。

  四、引舆论,营造法治教育浓厚气氛

  武强县大力推进新媒体普法,构建电子屏、手机屏、电视屏、广告屏等“屏幕联动”的立体化传播格局。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发布未成年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县融媒体中心整合“文盛武强”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武强视界”“智慧武强”手机APP相关信息渠道,采取新闻报道、公益广告、微信图文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关于宪法、教育、未成年保护、社会治安等不同主题图文,深入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坚持倡导法治舆论正能量。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益云课堂中设立普法专栏,定期录制普法小讲堂,同时利用遍布县城的电子显示屏、滚动屏播放法律知识,传递法治资讯。

  武强县以增强未成年人法律素养、深化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为目标,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大力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提高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青少年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给未成年人撑起更契合实际、结实耐用的法治“保护伞”,以法律护航成长,点亮人生美好未来。

关键词:武强,未成年,教育纪实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张梅胜

主办单位:中共武强县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长城网   
冀ICP备16012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