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衡水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阜城 >> 阜城新闻

崔家庙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要“面子”更要“里子”

2021-10-17 10:23:5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今年以来,阜城县崔家庙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打出“组合拳”,全力推进点(镇区)、线(武千线和砖码线)、面(84个村)整体提升,做到了“面子”足、“里子”实。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该镇以建设小而整洁、小而生态、小而美丽、小而宜居、小而宽裕的村庄,实现共同创新、共同发展、共同靓丽、共同宽裕、共同幸福的“五小五共”为治理目标。在宣传发动阶段,该镇党员干部带头,“两委”班子示范,宣传发动群众全面清理自家柴草、垃圾,各扫门前雪,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他们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跑办项目争取一点、自筹资金解决一点、义务劳动节约一点,谋划了王山庄、张家坊等村的道路硬化工程和南孟庄等村的文化广场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基础条件。在集中攻坚阶段,他们集中全镇的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整治坑塘、沟渠,全面清理积存垃圾,不留卫生死角。同时,聘请专业人员对镇区和砖门、营盘等商业街进行“把脉会诊”,确立了先治乱、后提升的思路。他们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全天巡查、定期评比等项制度,从推行一店一牌、禁止占道经营入手,先后清理散乱牌匾139块,小广告920处,清理占道经营12个,拆除私搭乱建10处,全镇形象得到明显改观。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该镇还建立健全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长效机制。

  该镇统筹推进,把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对纳污坑塘全面治理,该镇按照由污变净、污变美、污变景的三步走原则,先后治理坑塘65个,进而达到“一塘一景、一河一韵”。他们治理残垣断壁,拆除废旧宅基172处,并利用这些地方建设了前砖门、张家桥等村的法治广场、休憩园,种植了李常庄、和睦庄等村的林木;全力推进厕所革命,一改农村“脏乱臭”的形象;引导群众破除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不良习惯,树立讲卫生、讲文明的新风,破除“等、靠、要”思想,树立积极出工、出劳的新风,形成了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挖掘各村历史传说、文化典故,激发广大群众的文化自豪感,让村庄有灵性、有内涵,让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向更高层次迈进。

  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不只是“面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里子”的提升。通过产业升级,该镇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抓好万亩红高粱基地、精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让群众在园区中生产。今年的春高粱亩产达到了750公斤左右,市场价格每公斤3.3元,亩产收入可达到2475元,相比玉米可增收1000多元。他们还依托高标准农田,加大绿化美化力度,精心打造绿美廊道、方田林网、张家桥千亩冬桃大方。同时,该镇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示范村、美丽庭院等评选创建活动,让政府搭展台,让农民当评委,通过示范引导带动全镇村庄环境的整体提升,让村民在花园中生活。

关键词:阜城,乡村振兴,环境整治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张梅胜

主办单位:中共阜城县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长城网   
冀ICP备16012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