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区司法局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桃城区司法局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法律援助、律师、鉴定、公证、人民调解力量,为群众提供基本法律服务。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关注民生扶危济困 打造阳光法律援助 区法律援助中心将工作网络延伸到基层,逐步健全法律援助体系。 目前,桃城区残联、妇联、民政、信访等部门均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各村居确定了法律援助联络员,实现了法律援助网络的广覆盖。不同群体均可通过所在村委、居委会和工作单位等有关组织,了解和申请法律援助,建立了法律援助与群众的“零距离”联系桥梁。 区司法局持续关注农民工群体,开通了“农民工绿色通道”。对农民工因工伤赔偿、讨薪、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的诉讼,免于审查经济状况,直接办理援助手续。他们还联合工会、信访、劳动保障等部门,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区法律援助中心多渠道扩大宣传,积极引导群众了解法律援助,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21年全年共开展法律宣传活动4场,解答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册。 深化法律服务 遍洒法治阳光 区司法局着重监管法律服务质量,促进各项法律服务提升水平。近年内,未发生一例有效投诉案件。 近年来,区司法局积极推行“阳光执法”,努力提升文明窗口建设,强化执业监管和集中整顿,坚持执业信息“八公开”,实现了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全年无假鉴错鉴。 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司法行政服务中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全区多名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正活跃在各个村(居),以服务百姓民生为落脚点,主动作为,广泛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法律服务在法治桃城建设中的影响力,彰显出区司法局在深化法律服务方面的新进展。 开展志愿活动 法律服务显成效 近年来,区司法局全面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了全区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并广泛开展了志愿活动。 “三八妇女节”前夕,区司法局积极组织各法律服务机构为百姓普及“反家暴”法常识,并印发宣传册。新高律师事务所在路北、中华街道部分社区开展了“民间借贷风险防范”知识宣讲,百姓在理财防骗上受益匪浅。 同时,区司法局采取法制讲座、现场咨询等形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教育居民知法用法,懂法守法,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引导居民依法诉求,解决纷争,今年,开展普法宣传525次,开展法制讲座70场,帮助村(居)务管理216次,帮助处理村(居)经济活动43次,帮助解决纠纷68起。 健全完善组织机制 筑牢社会稳定堤坝 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调解员、信息员身居一线的优势,及时发现重大矛盾隐患及突发性事件苗头,努力将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目前,桃城区271个村(居)、8个乡镇街道成立了288个调解委员会,2400名联户调解员或楼院信息员活跃在基层。全区调解委员会组织均设有专门的调解场所、规范的调解流程和完善的调解制度。 从区到乡镇、街道,全区完善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机构。区司法局设立了社区矫正工作科,司法所设立了社区矫正工作站,每一个村(居)有帮教小组,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工作网络平台,做到大事小事有人管,强化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助服务。 拓宽公开渠道 全方位执法公开 区司法局党组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司法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将司法公开承办工作落实到人,分别负责政务公开、电子显示屏、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司法行政信息内容及时更新。通过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公布司法行政动态,扩大司法行政工作影响力;在窗口科室分别制作了明白纸、业务须知等宣传册,以供来办事咨询的群众索取,营造了良好的执法公开环境和氛围。 |
关键词:司法局,法律援助,调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