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衡水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景县 >> 政法动态

景县人民检察院积极能动履职 推动醇基燃料多方位安全治理

2023-07-28 08:37:2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23年1月,景县检察院在办理霍某某危险作业案中发现,被告人霍某某于2013年12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及储存资质的情况下,连续从德州、沧州等地购进醇基燃料,转售给景县多家餐馆和中小学食堂,非法获利9万余元。该案虽已办结,但案件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公共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为严防醇基燃料引发安全事故,景县检察院以个案办理为支点,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联合相关部门,构建多方位的安全治理格局,推动醇基燃料安全治理。

  深入细致调查,准确摸清安全隐患要素。为深入排查醇基燃料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景县检察院迅速启动检察建议调查程序,制定《调查核实工作方案》,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做好调查工作:一是通过讯问原案被告人霍某某,全面掌握上游醇基燃料生产厂家、运输配送人员、下游购买商家的身份信息,对涉案主体逐一进行询问,调取物证、书证等证据材料,查明存在生产企业随意向个人销售醇基燃料、运输车辆不配备专业押运人员、装卸作业严重违反安全规程等问题。二是联合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教育部门开展走访摸排,从全县6个乡镇选取60家餐饮单位、15所中小学作为调查样本,发现醇基燃料使用安全隐患45处,涉及餐饮单位安全意识薄弱,燃料罐、炉灶、输送管等配套用具不符合安全标准,醇基燃料、瓶装液化气混存混用等问题,尤其是部分校园食堂存在安全管理制度缺失,燃料罐距主要通道、学生就餐区过近,所用醇基燃料来源不明等问题,为校园安全埋下重大隐患。三是将提取的醇基燃料样本送检验机构鉴定,经鉴定,霍某某所售醇基燃料由于被过量兑水,导致醇含量明显低于国家标准,系不合格产品,且水中含有的含硫物和酸性腐蚀物,容易对燃烧灶、阀门、管道等金属物造成损害,引发泄露或燃爆事故。

  联合相关部门,构建多方位安全治理格局。摸清安全隐患要素后,景县检察院联合多部门对安全隐患逐一排查整治。一是主动对接应急管理局,向其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醇基燃料领域安全隐患,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从健全醇基燃料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打击非法经营、储存、运输醇基燃料行为、坚持疏堵结合的治理策略、加强重点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应急管理局积极反馈,对本辖区醇基燃料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情况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在摸清问题底数的基础上,由县安委会牵头制定《景县醇基燃料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属地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二是聚焦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与教育局开展磋商座谈,向其通报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情况以及校园食堂醇基燃料违规使用问题线索,教育局对此高度重视,召开全县教育系统醇基燃料整治工作推进会,集中开展中小学醇基燃料安全管理自查自纠和隐患整改工作,布署以安全能源替代醇基燃料。三是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专项整治,对58户使用醇基燃料餐饮单位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督促引导经营者严格采购查验、加强存储管理、规范操作使用,鼓励以天然气、电能替代醇基燃料。

  整改安全隐患,推动醇基燃料安全治理见成效。通过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的督导和醇基燃料安全专项治理,相关单位对隐患进行了整改,安全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餐饮单位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全县37家餐饮单位弃用醇基燃料,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能加以取代,23家餐饮单位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醇基燃料使用安全操作规程,17家餐饮单位将危险性较高的塑料燃料罐、输送管等配套用具更换为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油气混用”现象彻底消除。二是校园食堂全面禁用醇基燃料。在教育部门的推动下,全县使用醇基燃料的20所中小学全部改用电炉灶、天然气炉灶,剩余醇基燃料及配套用具全部依规处置,630名教职工及2600名在校生的人身安全得到切实保障,醇基燃料安全隐患被彻底清出校园。三是推动建立联动监管工作机制。针对醇基燃料运输、经营、储存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公安机关、交通运输部门、应急管理部门配合查处运输醇基燃料违规违法行为,加大对废弃厂房、简易仓库、城乡结合部等易隐藏非法经营、储存醇基燃料重点区域的检查力度,深挖醇基燃料经营“黑窝点”,规范产业链上游行为。(通讯员:王彬)

关键词:景县,检察院,醇基燃料,安全治理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主办单位:中共景县县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长城网   
冀ICP备16012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