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检察院“小未姐”团队以法治之光照亮成长路
|
武强县人民检察院“小未姐”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团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通过开展法治“悦读”、普法宣传,组织学生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及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从教育、保护、关怀等多个维度,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坚实防线。 播撒法治种 小雨(化名)踮着脚,指着展板上一张漫画图片,好奇地问检察官:“阿姨,这个哥哥为什么哭呀?” “因为他做错了事,伤害了别人,也让自己失去了自由。”“小未姐”团队检察官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展板上的铁窗图片说,“法律像一道坚固的篱笆,既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安全,也提醒我们不要越界。”小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却牢牢锁住了那个令人警醒的铁窗。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另一角,孩子们正使用制作武强传统年画的鲜艳颜料,在纸上作画。“瞧!我画的检徽闪闪发光!”小轩(化名)兴奋地举着自己的画。他的同桌小萌(化名)则画了一双有力的大手小心地托护着一株嫩芽,稚气地解释:“这代表法律保护我们长大!” “小未姐”团队自成立以来,多次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情景演练等特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元、更具有体验感的法治教育。她们还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法治乡村行”系列活动,通过走进农家书屋、开展法治“悦读”、小马扎上的法治课,向孩子们传授防身术、讲授安全常识,着力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用爱心守护 法治的温度不仅在于理念的传递,更在于对困境中的孩子漫长而坚定的守护。这份守护的力量,在“小未姐”团队与女孩婷婷(化名)的故事里,被书写得格外深沉。 因家庭突遭变故,年幼的婷婷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生活每况愈下。“小未姐”团队得知情况后果断伸出援手,为他们申请司法救助解燃眉之急。通过认定婷婷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并将其纳入“春蕾计划”资助对象,为婷婷生活托底。 之后的三年里,检察官月月回访从未间断。爷爷去世后,“小未姐”团队又将婷婷纳入结对关爱对象,为其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与老师建立“定期联络制”,沟通婷婷的学习情况。 “昨晚那道数学题弄明白了吗?阿姨再给你讲一遍……”电话这头,“小未姐”团队检察干警的声音柔和。电话那头的婷婷,已从最初的沉默寡言,变得乐于分享生活和学校的趣事。“孩子,阿姨们就是你的妈妈。”此后,只要周末有时间,检察干警们就和婷婷一起做饭,一起在公园漫步,一起看电影,一起做手工……婷婷紧锁的心扉,终于在持续不断的亲情陪伴中悄然打开。 “小未姐”团队的爱心守护成为穿透孩子们内心阴霾的阳光。除此之外,武强检察院还联合多部门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邀请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涉案未成年人行为矫正、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开展“播撒阳光 助力新生”主题读书日活动,通过阅读和普法教育帮助引导多名罪错未成年人以更加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对其家长进行专业指导,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提质提效。 AI走进课堂 “暑假最想做什么呀?”检察官话音未落,“游泳”“旅游”“打游戏”的喊声已此起彼伏。随后,“小未姐”团队带着防溺侠、马路安全侠、反诈侠、防侵护盾侠四位超酷的AI“未检侠”闪亮登场。 防溺侠播放的溺水者自白触动人心;马路安全侠展示的事故视频触目惊心;反诈侠剖析《蛋仔派对》被骗案例;防侵护盾侠则大声科普维权途径:“记住热线12309,还有咱武强的‘V’保平台!” “小未姐”团队精心设计的动漫风格“未检侠”AI形象,成功拉近了法治教育与孩子们的距离。同时,线上直播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这堂课实现了全县中小学全覆盖。而“‘V’保未成年人综合权益保护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采取多方联动、有效衔接的工作模式,凝聚起“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全面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
|
关键词:武强,检察院,模拟法庭,知识竞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