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衡水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武强 >> 武强新闻

武强用创新思维激活“第六产业”

2015-05-27 17:59:4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5月21日,蒙牛万亩饲草基地内,大型指针式喷灌机数百个喷头一起喷淋,在阳光的照射下蔚为壮观;蒙牛乳业高端奶加工厂车间内5条全自动生产线以每小时12万包的速度加紧生产;河北乐优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动温室内数百株各色无花果苗木竞相生长……这是武强县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三产融合”所带来的新景象。

  武强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今年以来,该县围绕“在全省率先建设现代农业强县”目标,把创新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上,通过引进龙头发展规模经营,做强产业链条,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以“三产融合”为主要内容的“第六产业”在武强已经雏形初具。

  “‘第六产业’就是以农业的种养殖为基础,引入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全产业链行为,即三大产业‘1+2+3’等于6,‘1×2×3’也等于6。‘第六产业’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指向,也是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武强县委书记侯桂宁介绍。

  现代农业要发展,产业化经营是关键。为此,该县以北大洼十万亩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为基础,进一步加大了土地流转力度,通过建设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纠纷仲裁机构两大平台,为土地流转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土地信息发布、合同签订鉴证、土地收益评估等服务。该县还重点推广了农村“土地银行”、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产业园、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截至目前,该县已流转土地18.71万亩,占全县耕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此基础上,整合投入财政、发改、农牧、扶贫等各口涉农资金1.8亿元,完成了北大洼核心示范区“九纵十三横”115公里道路框架及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使示范区的承载力和吸纳力不断提高。相继吸引了韩国BIO株式会社、蒙牛集团、首农集团华都等一批知名农企落户,总投资50多亿元,达产后年纳税超6亿元,可拉动县财政收入翻一番。

  “园区内引进的这些企业都是国内外知名的农业龙头企业,他们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他们更是推动产业链延伸,拉动农民致富的‘火车头’。”武强县副县长何国玲说。基于此,该县一方面围绕龙头企业把产业链做大做长,另一方面,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植力度,让广大农民在产业链上与龙头企业做好对接。在位于北大洼的蒙牛乳业高端奶加工厂记者了解到,依托蒙牛乳业加工厂、富源牧业饲草基地、富源牧业牧场和有机肥加工厂,该县已经形成集种、养、加、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整个产业链绿色、环保、无污染,且全面连续系统结合,绿色牧草饲养优良奶牛,奶牛粪便还田好品质的牧草,开启了现代化循环经济的产业新模式。”蒙牛集团衡水高端奶暨现代牧场项目负责人王斌说。于此同时,该县采取市场化机制,通过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种养大户,让广大农民参与到产业化之中来,带动更多家庭增收致富。目前,该县已发展奶牛养殖小区16个,万头奶牛牧场、万亩饲草基地各2个,建成后,武强将成为全省最大的奶源基地。2014年,蒙牛公司累计纳税3200万元,间接带动就业8000余人,增加农民收入超过5亿元。除蒙牛循环经济板块外,该县还以韩国世农、河北乐优公司与中国农大、河北农科院等国内顶尖农业科研机构为依托打造了高科技设施农业板块,以华都公司等高端养殖企业联合打造了高科技畜禽养殖示范板块“三大板块”,初步形成了奶牛、蔬菜、肉鸡三大产业链条,可带动10万农民增收致富。

  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化服务分工也逐渐细化,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剥离出来,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的全方位服务,成为新型农民。街关镇西关村的苏二东在看到秸秆青贮的商机后,与同村人合作成立了星辰农机合作社,投资120余万元购进4台秸秆青贮机械,并联合其他合作社的车辆运输队,为县内的奶牛养殖基地提供饲料青贮和运输服务。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来,全县共发展各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427家、家庭农场90余个。该县农业部门还进一步加大了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以及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分类培训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目前,该县各类型职业农民达到4000余人,人均增收2300余元。

  该县还不断扩充现代农业产业价值链,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依托武强年画博物馆、周窝音乐小镇等特色旅游资源,布局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目前,蒙牛乳业高端奶加工厂已经正式申报AAA级旅游景点;依托中国农大等国内顶尖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的河北乐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种植繁育千亩高档花卉苗木,建设两座全省先进、全国一流的智能温室,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无花果、菊芋、狼尾草繁育推广基地,以及全国品种最多的海棠繁育基地,该公司今年重点谋划的百亩花海、千米温室、万米绿廊生态观光项目也正在紧张建设之中。一幅“以农促游、以游带农、三产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图景正跃然眼前。(通讯员 孟卫力 苏小立 记者 张凤环) 

关键词:武强,创新思维,第六产业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张梅胜

主办单位:中共武强县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长城网   
冀ICP备16012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