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衡水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冀州 >> 冀州新闻

冀州区“文化先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2018-03-05 18:13:3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年来,冀州区以建设“活力冀州、实力冀州、魅力冀州”为目标,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传承历史文化、繁荣旅游文化、丰富群众文化,实现了群众幸福指数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彰显“历史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名片。该区围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大力挖掘和弘扬“皇家文化”、“汉文化”等历史文化品牌,理清文化文化源流,彰显文化内涵。其中,在挖掘“皇家文化”上,该区紧紧依托曾涌现过“两帝”“三后”“六相”的冀州镇岳良村,充分挖掘“两帝”(北燕皇帝冯跋、冯弘)、“三后”(文明太后、孝文帝废皇后、幽皇后)、“六相”(冯素弗、冯熙、冯诞、冯修、冯子琮、冯元常)等历史人物传说,着力建设“皇家小镇”,全面彰显以“冯太后文化、宗亲文化、后稷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冀州“皇家文化”。在弘扬“汉文化”上,该区以古冀州名人传记、历史故事为宣传媒介,通过打造东汉“药王”邳彤雕塑、东汉袁绍雕塑,保护恢复汉城墙遗址,建设“汉风古韵小镇”等具体措施,初步形成了汉风文化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全面彰显了“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繁荣“旅游文化”内涵,彰显城市魅力。该区以建设“大美冀州”为目标,以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契机,积极繁荣旅游文化,全面助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其中,在丰富旅游项目上,该区紧紧依托濒临衡水湖的“得天独厚”自然区位优势,通过建设“古汉遗风”“信都旧址”“清水微澜”“太后故里”四大核心景区以及古塚汉墓、汉古城墙遗址公园、信都书院、孙敬学苑、汉文化街、释道安寺、九州文化广场、民俗文化园、冯太后祠等十大文化产业项目,打造集会展、餐饮、健身、水上观光娱乐于一体的沿湖“生态旅游圈”;在文化名片植入上,该区巧妙地将文化元素注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守住历史根脉、留存城市记忆,努力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集博物馆、规划馆、美术馆和孙瀛洲纪念馆“四馆”于一体的冀州博览馆与冀州文化广场、历史名人长廊、德政园、道安寺景区等“遥相呼应”,冀州“文化旅游圈”初具规模。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幸福指数。为全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该区以“节庆”时间节点为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文化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动”起来,推动文化活动“火”起来,极大的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截止目前,该区已成立100多个文艺团体,囊括锣鼓队、京剧团、跳舞团等多种活动形式。其中,北内漳文化站被评为全省百强文化站,村民自发组织编排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成为该区农村文化生活的典范;一年一度的“百鼓擂鸣”城乡花会汇演,从各乡镇精心筛选架鼓、秧歌、武术、舞龙、舞狮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花会表演队伍,成为该区春节文化活动的“必点菜”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靓丽名片”。(特约通讯员樊加伟) 

关键词:冀州区,城市文化,“软实力”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王永宏

主办单位:中共冀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长城网   
冀ICP备16012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