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区借势乡村振兴激活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冀州区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发展契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展目标,通过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主体培育等领域“多点发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力激活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三农基础。该区将加强农业基础实施建设作为夯实现代农业发展根基的重要抓手,先后建设完成了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土地综合治理等多个农业项目,实施了地下水压采、全国小农水、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石津灌区恢复、南水北调输水管线等多个水利工程。截止目前,该区耕地保有量保持在78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5500亩、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1万亩,“渤海粮仓科技计划”示范推广15万亩。同时,该区还通过建立农业节水机制,完成了22万亩农田“一提一补”水价改革,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全面夯实。 加快农业调整步伐,发展特色农业。该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加快农业机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规模农业、循环农业、生态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并通过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引进农业重点项目,带动特色农业的培育和发展。截至目前,该区基本形成了以畜牧养殖种植一体化、设施蔬菜种植、苗木花卉等为代表的七大农业板块,经济林、生态林、观赏林、中药材、紫薯、油牡丹、设施蔬菜等一批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其中,徐家庄乡日鑫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着力打造绿色农业品牌以及航空育种基地;北漳淮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打造集“旅游观光、农业种养”于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和以“生态养殖、特色种植、苗圃观光”为代表的农业特色园区。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培育新型主体。为全面激活现代农业发展活力,该区积极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提高农业发展的机械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其中,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上,该区先后创建省级农业园区1个、市级农业园区4个、县级农业园区10个、乡级农业园区23个,一个集研发、生产、观光、加工、物流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区产业群正在形成;在培育新型农业主体上,该区累计建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1家,并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的乡镇“全覆盖”。同时,该区还将加强银企对接,作为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企对接会,累计组织50余家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对接交流,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问题。(特约通讯员樊加伟) |
关键词:冀州区,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