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多举措创新基层治理
近来,武强县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村居法律顾问设立、法治乡村建设等工作为抓手,综合运用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群众自治等各类方式方法,以建设法治型基层组织、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建立村民自治体系和建设法治文化基地为具体工作内容,构建起了基层治理的法治保障,对基层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农村工作中,武强县积极探索建设法治型基层组织。首先,他们在各行政村建立法治班子,村居法律顾问列席两委班子会,参与重大决策,提高村(居)“两委”干部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建立了民主法治规章制度,全县各村通过设立《村规民约》等方式,建立起了一套民主法治规章制度,推进依法办事。在集体土地开发、流转、承包等工作中,村“两委”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朝着法治轨道稳步向前。同时,全县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人民调解室,设立了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定期组织培训,帮助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法治型基层组织的设立,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最基层。 在基层治理中,武强县积极探索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打造了优质的法律服务平台。目前,全县238个行政村依托村民中心,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实现了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全覆盖,满足了村民最基本的法律需求。另外,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冀法通”客户端,在全省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中,选择所需法律服务,实现全省法律服务联动,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民利民、精准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通过实体、热线、网络相结合,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服务体系,实现了线上线下、实体网络的法律服务全覆盖和集中有效供给。 武强县通过创建法治广场、法治书屋、法治一条街,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引导基层逐步走向法治化。目前,武强县在各乡镇驻地、大型的村广场、村民中心等处建立了法治广场,设立法治宣传专栏,开辟法治文化街,重点宣传抚养与赡养、土地政策、食品安全、防火防灾法律知识及法制案例解读等,努力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一种常态,形成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武强县司法局依托农家书屋,设立了法治图书角,向全县各村投放了涵盖青少年教育、农业、土地、婚姻等法律手册,有效普及和传播了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同时,县司法局动员全县村居法律顾问,开办法治讲座,以真实案件教育村民如何处理尊法用法,让普法教育在群众中更加入脑入心。 |
关键词:武强县,多举措,创新,基层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