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法院成功执结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
立秋后,一直阴雨连绵,鲜有晴天。为打响“集中执行百日攻坚”战役第一枪,实现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环,景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们利用两天一夜时间,冒雨执结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 此案源于景县人民法院2021年1月5日审理的一起案件:刘某某诉武邑县某煤业有限公司、扈某年欠款不还,扈某年之妻芦某玉、武邑县某煤业有限公司法人扈某芳被一并告上法庭。经审理查明,景县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武邑县某煤业有限公司、扈某年、芦某玉于判决书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偿还原告刘某某借款本息合计392.3127万元。判决生效后,被告方迟迟不履行还款义务,原告刘某某无奈之下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此案进入执行程序后,由于被执行人始终不配合执行,且其负债较多,名下财产均已被查封、冻结,基本没有偿还能力,案件一度陷入了瓶颈。经过认真研判,执行干警发现申请人刘某某曾申请保全过被执行人武邑县某煤业有限公司名下的三八块生活用煤,于是将该公司院内北车间的这两千多吨煤锁定为新的突破口。 一山放过一山拦,刚准备对这些煤进行拍卖,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一方面,被执行人对拍卖其名下的煤有很大抵触情绪,多次表示不会配合;另一方面,这些煤数量较多,而且存放地位于武邑县清凉店镇中心,交通极不方便,拉煤时容易产生大量煤灰,可能会给周边群众带来不便。“先给被执行人做通思想工作,再借助最近连续降雨的天气,趁雨天降低煤灰污染的影响,尽快把这些煤执结到位!” 确定了工作思路后,执行干警兵分两路,一路负责与被执行人沟通,情法结合对其进行劝解,告知拒执的严重性。另一路负责实时监控煤炭动态,防止被执行人转移,并随时关注天气,时刻准备雨天执行。在大家齐心协力下,事情有了进展,被执行人终于放下了抵触情绪,表示愿意配合执行。 恰逢雨天,该院执行干警马上出动,利用两天一夜时间,将两千多吨煤全部执结完毕。 人民法院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是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该院将以“集中执行百日攻坚”为契机,持续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进一步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
关键词:景县,法院,合同纠纷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