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创新法治宣传渠道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乡亲们,今天的《法治进行时》板块播出《预防电信诈骗之“滴滴,你的骗子又上线了”》。中秋、国庆‘双节’即将到来,很多人开始准备回乡探亲、旅游购物,但也不乏一伙‘特殊群体’——诈骗分子,他们也看到了‘双节’的‘商机’,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大展身手’,各种诈骗手法也是层出不穷……”这是武邑县利用“法治乡村大喇叭”广播平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情景。 近年来,该县把“法治乡村大喇叭”工程作为创新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托现有广播电台网络资源,将“法治乡村大喇叭”接入县大数据中心,采取光纤和无线传输方式,建设县连乡镇(区)、乡镇(区)连村“三级可控、三级插播、安全播出”的“法治乡村大喇叭”广播平台。县委政法委牵头,积极组织法、检、公、司、信访等部门统一题材、统一内容、统一制作、统一播放,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时政法治要闻定时播、重大法治新闻及时播、惠农法治政策适时播、普法宣传知识定期播,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全力助推法治乡村创建。“法治乡村大喇叭”信息量大、内容灵活,不受时间、地域、群众认知水平限制,已实现全域覆盖,近30万群众直接受益。 据了解,该县“法治乡村大喇叭”每天6时30分、19时30分准时开播,县、乡(镇、区)、村三级可控可播、相通相融。县法院开展集中治理失信活动中,在“大喇叭”定期播放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及案件信息;县检察院在“大喇叭”开通“未检之声”广播栏目,精心编排成小故事、小案例、顺口溜等,把“法言法语”转化成群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群言群语”;县公安局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新型网络电信诈骗、打击危害农村治安稳定侵害农民利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打击农村地区涉交通违法犯罪、禁种铲毒等宣传内容,统一录制发放到各村,在重点时段滚动播放;县司法局将普法宣传内容统一制作成音频资料,传至各村,定期循环播放;县信访局将《信访条例》相关规定进行梳理归纳,统一制成通俗易懂的宣传内容,定期定时播放,逐步教育和引导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指导群众通过合法的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法治乡村大喇叭”设立《法治进行时》板块以来,成了广大群众学法知法的有效渠道,促使群众守法用法。到目前,该县已精心筛选编制《非法集资“馅饼”还是“陷阱”》《拒绝高利诱惑 珍惜血汗钱》《网络安全案例——二维码》《网络违法案例——集赞有奖》等广播稿40余篇,广大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
关键词:法治宣传,法治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