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市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综述
为进一步提升民法典的知晓率和覆盖面,在全社会培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尚,在民法典颁布两周年之际,深州市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多措并举开展了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新热潮。 强化组织领导,精心部署推动实施 深州市按照衡水《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工作方案》任务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印发了该市工作方案(深法宣办﹝2022﹞3号),方案提出了工作要求、确定了推进措施、突出了重点任务,并于4月30日印发各乡镇和市直部门,为“民法典宣传月”期间普法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指导基础。5月12日,市法宣办组织召开“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工作推进会,法宣办主要负责同志对民法典宣传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并围绕民法典宣讲、民法典阵地建设、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会后,工作人员将《律师解读民法典》《法律知识小读本》等5000余册普法书籍和法宣品分发给各乡镇和司法所,用于“民法典进农村”活动,为民法典宣传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突出重点人群,学用结合精准宣传 “典”亮社区,送上“法治大餐”。市司法局、市法宣办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走进黄河路社区、博雅上城等地,亲自为社区居民讲解民法典亮点内容和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耐心细致解答小区业主提出的法律咨询,并发放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宣传资料,家门口式普法受到了社区群众的喜爱欢迎。 “典”亮乡村,相聚“法治盛宴”。各乡镇、市直有关部门、各司法所结合自身职能,以“送法进乡村”“法律知识讲座”“法律赶大集”等活动为契机,广泛参与,通过悬挂横幅标语、设置法律咨询台、发放法律知识读本和民法典宣传册、民法典以案释法等形式,累计开展普法活动30多场。 “典”亮基层,走进“法治课堂”。北溪村镇、乔屯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主动履行推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辖区民法典宣传工作,为全体乡镇干部和村支部书记解读民法典知识。榆科镇、唐奉镇、护驾迟镇、大冯营镇等组织村干部和乡村“法律明白人”进行民法典专题学习,学习内容涵盖了农村耕地、征地补偿、家庭婚姻、民间借贷等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王家井镇、东安庄乡、兵曹乡、高古庄镇、辰时镇积极引导乡村“法律明白人”学用结合,主动参与普法实践,真正实现了民法典“进村、入户、到人”。 丰富普法载体,多种渠道浓厚氛围 深州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坚持传统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多种载体、多个渠道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活动。一是法治公园新添民法典元素。市司法局专门定制了4块“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展示标识牌,游园群众在休闲遛弯中时而驻足观看,时而与朋友交流,尽享满满“法治干货”。二是运用新媒体大力开展线上宣传。在深州市普法头条号和深州市农业农村、深州司法行政等多个微信公众号开设“你必须了解的民法典知识”“民法典公益普法微视频”“民法典成语故事”“关于民法典你了解多少”等系列专栏,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三是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民法典知识。在市锦绣广场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电子显示屏上线民法典宣传图片和微视频,往来市民和办事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民法典内容,增长了民法典知识。 通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全市广大群众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了民法典关于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中涵盖的法律知识,在全市掀起了学习宣传实施民法典的热潮。深州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各乡镇各部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在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中继续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不断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
关键词:深州,民法典,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