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法院:紧盯群众司法需求 全面推进一站式建设走深走实
诉讼服务中心是法院服务群众的第一道窗口,为进一步增强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质量司法服务,景县法院紧紧围绕“多元解纷、智慧诉讼、便民利民、互融共享”的目标,不断搭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诉讼服务质效明显提升,司法社会功能明显增强。 夯实诉讼服务中心一站解纷功能 景县法院始终将一站式建设作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的重要抓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 一是打出多元解纷“组合拳”,实现“分调裁审”机制改革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紧密结合,将多元解纷、诉调对接、速裁快审等工作集中到了诉讼服务中心,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无缝对接。截至2023年8月登记审核各类案件7031件,其中调解结案6506件,结案率达88.27%,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程序2154件,办理诉前保全案件1017件。 二是跑出案件流转“加速度”,将分流、调解、速裁、快审等各环节衔接起来,严格规定各个环节时间限制,极大缩短了案件流转时限,2023年,诉前调解案件平均办理时长为17.77天,速裁、快审案件平均审理期限为11.07天。 三是拧成解纷资源“一股绳”,借助党委、政府、人大等社会多方力量,将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委托调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多层次阶梯式解纷体系。2023年,基层治理单位共受理案件606件,占民事一审立案数16.92%,基层治理单位调解化解成功率达56.85%。 升级配套设施优化诉讼服务 景县法院围绕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立体化的诉讼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一是细致服务显温情。诉讼服务中心在大厅为当事人、律师提供连接移动网络的电脑、自助打印复印、自助查阅一体机等便民设备,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化服务。 二是陪访导诉解民忧。设置导诉台,安排专人陪同引导当事人接受安检、登记立案、诉前调解、联系法官、引导开庭等,解决了不知在哪儿办,不知找谁办的问题,深入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推进智慧诉讼增强信息化建设 景县法院坚持司法服务新理念,把智慧诉讼建设纳入“数字法院”建设,以信息化手段精准服务行便民利民之举。 一是诉前,立案“零跑腿”。实现了当事人、律师、法律工作者不出门、不见面在河北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约案、跨域立案,打通司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止至2023年8月,律师服务平台应用率达58.38%,网上立案超期审核率为0。 二是诉中,参与诉讼“少跑腿”,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利用移动网络整合证据交换与质证、法律法规查询、案件查询、诉费交纳、网上阅卷、文书送达、提交材料等八大功能,有效推动了群众和律师办事线上一次登录、全网通办。截止至2023年8月,网上交费占应交费案件比73.33%,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 三是诉后,反馈意见“云跑腿”,上线“码上通”系统,一案一码,自动在诉讼文书上生成特定二维码,扫码即可与法官线上沟通,可发表意见、投诉举报、评价法官,方便释法明理,力促定分止争。 |
关键词:景县,法院,司法需求,一站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