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调解”撬动“大治理” ——故城县司法局巧用人民调解良方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故城县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提高矛盾纠纷调解多元化、专业化水平,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以“小调解”撬动“大治理”,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稳定剂”。 强基固本 调解质效不断提升 故城县司法局优化组织,织密“立体调解”一张网,以强化培训,赋能人民调解,通过规范要求,开启了人民调解的新篇章。 该局全面整合人民调解员、村干部、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力量,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乡镇+乡村+网格+品牌调解”的立体调解组织网络。目前全县共有人民调解组织571个,其中13个乡镇调委会,14个社区调委会,538个村级调委会,6个品牌调解室。 不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开展“点餐式”业务培训,采用“知识讲座+案例分析+互动学习+交流研讨”等形式,从法律法规政策、调解技能技巧、案卷规范装订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基层人民调解员矛盾纠纷调处能力。今年以来,开展线上线下调解培训共计10余次,参训2400余人次。 按照《全国人民调解工作规范》要求,该局进一步加强组织建立、人员管理、场所功能、工作流程、案卷管理、标识标志等规范建设。在调委会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人民调解台账、调解员花名册等,不断提升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 担当实干 矛盾纠纷精准化解 该县司法局领导重点部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拧紧“责任链”,下好“先手棋”。积极探索“1+N+1”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打好“主动仗”。 今年以来,该局组织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会议2次,分别印发文件细化工作措施,压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责任,确保人民调解助推主动创稳工作落到实处。 该局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基层人民调解员人熟、地熟、事熟等优势,深入乡村集市、田间地头,紧盯重大节点、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开展全覆盖高频次拉网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排、访、调三措并举,情、理、法三者相融,将“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发现、主动解决”,确保矛盾纠纷排查无死角、全覆盖。 同时,积极探索“1+N+1”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即一个平台、多方参与、共同化解,以实地“问诊”、把脉“出诊”、交叉“互诊”、联席“会诊”等形式定分止争,加强分析研判,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今年以来,各级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0余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00余件,调处成功率98%。 守正创新 绽放调解新动力 该县司法局积极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系统,凝聚多方调解力量,实行调解服务全覆盖,并坚持“调解+宣传”,保证宣传常态化。 为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该局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锚定“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工作目标,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建设并运行镇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通过平台真正实现让群众“进一扇门,调百种事,解千家忧”。 故城县主动推进“调解+基层治理”模式,与派出所、基层法庭、民政所等部门对接。同时,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和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做到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 该局将人民调解法纳入“八五”普法规划重点内容,坚持“调宣结合”,把普法宣传贯穿于人民调解全过程,事前讲法、事中释法、事后析法,切实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让“有纠纷找调解”的理念深入人心。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线下采取送法进集市进农村等场所开展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的学法热情,营造出良好的宣传氛围。今年以来,共开展普法宣传10余次。 |
关键词:故城,司法局,基层,社会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