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衡水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阜城 >> 部门动态 >> 检察动态

阜城县检察院:多措并举提升大运河生态文遗保护工作成效

2025-03-14 16:02:4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保护大运河,存千年文脉。大运河阜城段从码头镇戈家坟流入阜城县域,从霞口镇张华雨村流出至沧州境内,全长30.65公里,途径2个乡镇的24个村庄。大运河承载着阜城水资源安全、绿色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责任,健康的运河生态也反哺着沿岸的发展。近年来,阜城大运河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河道水域水质安全受到威胁,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阜城县检察院立足当地大运河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保护区的特殊功能定位,主动监督、精准履职、延伸触角,为大运河环境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提供优质检察保障。

  多方借力,积极履职,构建运河治理“共同体”。阜城县检察院在工作中,立足检察公益诉讼,加强一体履职、横向联动、多方借力保护运河生态。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大运河环境治理监督专项领导小组,深化府检联动,科学统筹资源,调配人员力量,组建专业的指导团队,确保专项监督工作开展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建立并依托“运河长+检察长”协同工作机制,就完善河道生态环境治理与司法保护协作协同工作,强化与县公安局、水务局、文旅局、自规局等部门沟通协作,依法协同推进运河生态环境保护,明确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河道行洪安全等重点协作领域,通过信息共享、联合调研、双向咨询、业务交流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大运河保护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科技赋能,精准发力,织密生态监督“防护网”。在保护工作开展初期,阜城县检察院对全县大运河河道走访调查,发现问题线索5处,立即着手绘制了“运河保护地图”,开展了运河公益保护专项监督活动,重点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线索,从污染整治、环境保护提升等方面对大运河河道及周边展开地毯式走访调研。借助无人机、执法记录仪、河北省公益诉讼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等技术手段,针对影响运河水质安全排污口、周边村庄垃圾污染、农田农药污染、非法捕捞、死禽污染等问题加强巡查力度,按照类别制定包括运河点位、问题情况、监督情况、整改情况等内容的专项台账,逐项督促整改,有力消除监督盲区。

  常态监督,保护文遗,打造运河文化“风景线”。在持续加强运河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阜城县检察院还在倾力保护运河文化遗产,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针对运河流域内文物保护状况,阜城县检察院分阶段对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刻碑遗存等进行了文遗项目的梳理排查。目前,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中华老字号5家,收集石刻保护20个。

  常态监督,保护文遗,打造运河文化风景线。在持续加强运河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阜城县检察院还在倾力保护运河文化遗产,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针对运河流域内文物保护状况,阜城县检察院分阶段对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刻碑遗存等进行了文遗项目的梳理排查。目前,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阜城县检察院充分用好“线上”“线下”双渠道,畅通线索来源。借助检察机关“河北省公益诉讼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立起公益诉讼社会治理新模式,延伸线索触角,做到重要信息及时共享、重大情况及时通报、重要线索及时移送。借助“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室”的专业优势,破解检察机关在污染检测、损害评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定相关事实对水环境造成的损害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检察建议,有力督促整改。近三年内,阜城县检察院共摸排相关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0余条,督促整改20余件,开展回头看20余次,科技赋能全流程做好运河保护公益诉讼工作,为运河生态治理、文遗保护工作贡献检察力量。

关键词:阜城,检察院,大运河,生态,文遗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主办单位:中共阜城县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长城网   
冀ICP备16012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