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衡水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故城 >> 政法动态

故城法院高效化解一起致人死亡交通事故纠纷

2025-10-21 17:33: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纸调解,化解两方愁绪;一次担当,彰显司法温情。近日,故城法院刑事审判庭成功调处一起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承办法官李胜男以“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为指引,既严守法律底线,又兼顾情理温度,通过多轮耐心调解与积极敦促,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被告人及家属一次性履行35万元赔偿款,附带民事部分圆满解决,真正实现了纠纷的实质性化解,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案情回顾:一场事故,两处困境

  本案的缘起,是一起令人痛心的交通意外。被告人王某酒后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时,与行人赵某发生猛烈碰撞,造成赵某死亡的悲剧。经当地交警部门现场勘查与责任认定,王某对事故发生负主要责任。

  检察机关依法以王某涉嫌交通肇事罪向故城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而另一边,赵某的近亲属仍深陷丧亲之痛,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他们在悲痛之余,就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各项损失,向王某提出了民事赔偿诉求。然而,案件的处理却面临一道现实难题:根据保险行业相关规定及保险合同约定,王某的酒驾行为属于保险公司商业险的免责情形,保险公司依法拒绝在商业险范围内承担理赔责任。这也就意味着,超出交强险赔偿限额的部分,需由王某个人全额承担。

  一边是亟须经济补偿以缓解丧亲之痛与生活压力的被害人家属,一边是需独自承担高额赔偿、同时面临刑事处罚的被告人,若处理不当,很可能陷入“附民原告人拿不到赔偿、被告人刑期加重”的“双输”僵局。

  耐心调解:多方联动,以情释法

  接手案件后,承办法官李胜男没有简单地“一判了之”。她深知,交通肇事案件背后,牵动的是两个家庭的命运——被害人家属需要的不仅是法律的公正,更是实实在在的慰藉与补偿;被告人虽有错在先,但一味重罚也无法真正化解矛盾,反而可能加剧社会对立。因此,法官在全面研判案情后,明确将“调解优先、实质化解”作为本案的处理方向。

  为打破双方的对立情绪,法官第一时间联合当地村委会干部与驻村干部,组建起“法院+基层组织”的调解合力。调解过程中,法官采取“背靠背”协商的方式,分别与双方沟通:面对被告人王某及其家属,法官既严肃阐明酒驾行为的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让其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对被害人家属造成的不可逆伤害,明确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也考虑到王某家庭的经济状况,引导其正视问题,积极筹措赔偿款,以实际行动表达歉意。

  而面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法官则耐心释明赔偿的法律依据、计算标准与合理范围,避免其因情绪激动提出超出法律规定的诉求;同时,也向其客观说明王某的家庭经济能力,引导其理性看待赔偿问题,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给对方一个弥补过错的机会。

  在此过程中,法官还多次引导王某向被害人家属当面赔礼道歉。一句句诚恳的歉意,虽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却慢慢缓解了被害人家属心中的悲痛与怨气,为后续的赔偿协商营造了良好氛围。经过近三个月的反复沟通、多轮协商,双方终于就赔偿方案达成共识——由王某在交强险范围外一次性赔偿赵某近亲属各项损失共计35万元。

  圆满化解:案结事了,人和为贵

  调解协议达成后,法官并未放松,而是持续跟进,积极敦促王某及其家属筹措赔偿款。在法官的提醒与协助下,王某家属克服经济困难,及时将35万元赔偿款筹措齐备。

  在约定的履行当日,王某的家属当庭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35万元赔偿款足额支付至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账户。拿到赔偿款的那一刻,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热泪盈眶,多日的焦虑与悲痛终于得到了一丝慰藉。随后,他们向法庭提交了谅解书,表示对王某的行为予以谅解,并自愿撤回了附带民事诉讼。

  至此,这起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得以圆满解决:被害人家属及时获得了经济补偿,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被告人因积极赔偿、获得谅解,也为后续的从轻处罚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两个原本对立的家庭终于解开了心结,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升级。

  故城县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持“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在办理每一起案件时,不仅追求法律效果的公正,更注重社会效果的和谐,以“办理一个案件、化解一串矛盾、消除一揽子风险”的实际行动,主动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目标,让公平正义更有温度。

关键词:故城,法院,交通事故,纠纷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主办单位:中共故城县委政法委员会
技术支持:长城网   
冀ICP备16012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