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衡水市故城县司法局紧紧围绕故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平安故城”、“和谐故城”、“法治故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法制宣传教育。以“法律八进”活动为载体,抓住“12·4”国家宪法日等节点,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册,接待咨询2万余人次,全县有16个村(单位、企业、学校)被列为市级民主示范村(单位、企业、学校),坊庄乡堤口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县电视台开辟《法治故城》新栏目,利用手机终端每月定期发送普法短信,普法QQ群平台、司法行政网站、微博建立,公共场电子显示屏法治宣传教育效果明显。
加大人民调解力度。全县各级民调组织共排查民间矛盾纠纷2028件,调解1991件,调处率100%、成功率98%,没有发生因纠纷化解不利而造成群众进京、赴省、到市上访的重大事件和民转刑事件。实行预警预报、接访调解、专线电话、律师服务联动制度,延伸调解网络触角,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认真梳理和调处。
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组织51名矫正人员参加全市社区矫正集中教育培训,注重因人施教、采取多元化、人性化管理,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用情感拉近与矫正对象的距离,开展了篮球友谊赛、龙湖公园公益劳动等活动,效果良好。坚持“以帮教为手段,以安置为重点,以稳定为目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跟踪帮教制度,鉴订帮教协议,及时帮助解决其困难,做好刑释人员接受建档工作,去年共接收刑释人员189名。 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去年共解答咨询电话和接待群众来访872人次,分流到各法律服务所、律师服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180件,调解矛盾纠纷162件,通过引导群众依法诉讼,避免因土地征用、干群关系等引起的上访事件5起。全县538个村全部设立了法律顾问,实现了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年共办理法援案件331件,代书241份,接待来电来访咨询2200余人次,为当事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健全“公证联络员制度”,开通公证预约上门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全年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3432件,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