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黯淡了本该绚烂多姿的早春岁月;一次次逆行驰援攻坚克难,惊艳了疫情后期稍显落寞的仲夏时光;一步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镌刻了中华民族逐梦小康的深深印记……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决胜全面小康,少不了衡水检察人的身影。
2020年,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时间过半,如何写好“脱贫答卷”,除了实干,别无他途。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就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心系百姓,实干担当,一门心思帮群众脱贫致富……他们就是阜城县检察院驻连村工作队。
初到村里,驻村工作队不被村民理解和接受,有的漠然不理,有的看起了“热闹”。“你们啥时候走?”“什么时候再来?”……大伙儿的不信任让队员们心里一酸,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赵宝宁大声说:“有一个人不脱贫,我们就不走!”
驻村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来到贫困户家里,7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问赵宝宁:“你们一个劲儿说脱贫,俺这房一下雨就漏,你能管?”老人的话,让工作队员们心中翻江倒海。他们到阜城镇城建所反映情况,将老人的房子列入了危房改造计划。因老人只有一个养女且平时在外上班,工作队员们就轮流到老人家里,拉家常、擦桌子、建菜园……遇到下雨天,更是一天跑三趟,生怕有个闪失。次年的春天,工作队帮着老人搬进了敞亮的新房里。
驻村工作队积极调整和实施帮扶计划,了解到有的贫困户因病致贫,工作队及时为他们申请临时救助,以解燃眉之急;有的贫困户身体不好,在队员们的帮扶下,家里棚室经营的有声有色……渐渐地,村民钱袋子鼓了,笑脸多了,一件件贴心的实事,让驻村工作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驻村几年间,工作队员们扎根乡村,为贫困群众忙碌奔波,使一个又一个贫困户退出贫困行列。截至2019年底,衡水检察助力22个对口帮扶村成功脱贫,在决胜小康收官之年,我们将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摘帽,不让一个群众掉队。
除此之外,衡水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严厉打击扶贫领域的各类刑事犯罪;通过国家司法救助给予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救助;积极开展入村普法宣传,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为精准扶贫工作保驾护航。
“青年向光而行,乡村逐梦有为”,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故城县燕庄村。印象中的村庄是远近闻名的“破烂村”,我的哥哥是这里的村支书,当大多数青年外出创业,他却毅然返乡,他说,要带领乡亲们一起奔小康。说干就干,修道路、改危房、种莲藕、养鱼虾……倾注了不少心血,曾经的垃圾坑、臭水塘终于重焕生机,碧绿荷花、嫩蕊凝珠、游鱼嬉戏,还被评为衡水“最美坑塘”,村里在塘边建起了文化休闲广场,成了乡亲们茶余饭后的纳凉宝地,小村庄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同频共振。如今哥哥和村民们干劲十足,谋划着新发展,探索美丽家乡建设的特色路子。
最近,央视热播剧《最美的乡村》聚焦脱贫攻坚,让大家倍感亲切,每一个故事都像一个剪影,刻画着自己在决胜小康路上的拼搏汗水与人间真情。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你我身边这些最美的攻坚故事,彰显着新时代奋斗不息的“脱贫精神”,而这些也将激励我们担当作为、守岗尽责,一起共赴小康之约。
衡水市检察院 刘秀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