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衡水市的主城区;这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被誉为“黄金十字交叉”;这里,将建成华北的中心枢纽,形成进出雄安新区的“南大门”。
这里就是衡水市桃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地标上的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而每一座城市经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
“七五”普法规划启动以来,桃城区始终以“法律九进”、“法治九建”为主线,紧扣中心工作抓普法,突出重点对象抓学法,着眼依法治理抓用法,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创建举措、创新形式载体、拓展平台阵地,开创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局面,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区、美丽桃城营造出良好的法治环境。
完善机制
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保障力
桃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定期召开普法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及时掌握全区普法工作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上级标准将普法经费列入区财政专项预算。同时,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政府建设、平安建设和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的考核内容。
2016年,桃城区委、区政府制定印发了《桃城区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并及时召开了全区“六五”普法总结暨“七五”普法动员大会,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及受表彰的“六五”普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共240余人参加了会议,为“七五”普法的良好开局营造了宏大声势。
五年来,桃城区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区进一步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区建立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20余个,为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坚持每年研究印发《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形成了年年有重点、层层有任务的普法依法治理格局。
2019年5月13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会上,区委书记、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主任郝卫东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确定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规则,明确了任务分工,给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迎来了新开端、新机遇,带来了新任务、新挑战。
分类施策
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效性
桃城区委、区政府坚持领导带头,扎实推进“法治机关(单位)”建设,始终把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桃城区制定印发了《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全区各级机关学法用法氛围持续浓厚。
桃城区委理论中心组学法、区政府常务会前学法、重大决策前先行学法以及区人大的新任职宪法宣誓、区委组织部的年终述法、区委宣传部的公益普法、区司法局每年一次的“全区干部法律知识考试”等,已经常态化、规范化。
五年来,全区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共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法治讲座100余场次,培训各级干部5000多人次。
贴近群众
扎实推进“法治乡村(社区)”建设
依托“法治乡村(社区)”创建,借势借力,乘势而上,健全完善了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村(居)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工作中,桃城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作用,开展的“法律明白人”培训、“送法下乡”等法律宣传活动,深受老百姓欢迎。
五年来,共举办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50余次、接受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册(份)。2019年9月,桃城区北门口村、赵庄村、杨树社区三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顺利通过司法部复核验收。
教育引导
扎实推进“法治校园”建设
桃城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全市首个“中小学校普法讲师团”作用,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校园法治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校园巡讲、木兰有约等宣讲模式,不定期深入到中小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他们利用秋季开学际、“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教育第一课”、“晨读宪法”等活动,已经成为每年的规定动作。
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法治教育活动,如利民路小学的“法治手抄报”、滏阳小学的“童谣传唱核心价值观”等都各具特色。
2017年,桃城区选送的六份“法治教育征文”和“法治教育教案”,在全省法治作品征集活动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逐步深入
扎实推进“法治企业”建设
桃城区积极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全区43名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与辖区96家企业建立了常年法律顾问关系,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各职能部门积极发挥作用,扎实推进“法治企业”建设。区法院与辖区企业“结对子”,帮扶企业依法依规抓生产、搞经营;区消防大队深入企业开展火灾应急救援模拟演练,提升企业应急防控水平。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区司法局迅速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成立了专门“法律服务团队”、开辟了涉企鉴定“绿色通道”,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了司法行政力量。
搭建平台
提升普法和治理工作渗透
为提升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桃城区紧紧围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11·9”消防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明确宣传主题,制订宣传方案,组织全区各执法部门,采取街头宣传、法律赶大集等形式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
七五普法工作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法治宣传咨询活动100余场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000多人次,发放各种法律宣传资料50000余份。
桃城区紧紧围绕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大力开展普法阵地创建,采取安装宣传栏、制作展牌等形式,在社区和乡村广泛融入法治元素。
目前,全区51个社区和313个生活小区全部制作了以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实现了社区普法阵地全覆盖。先后打造了汇中广场“车棚法治文化”、明日梅园“法德文化长廊”等特色法治文化小区和前铺村“法治文化公园”、河沿村“法治文化街”等一批精品示范点。同时,为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等媒体平台作用,区委宣传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在衡水日报桃城版通过开设“法律信箱”、刊登普法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区税务局与衡水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了《国税纵横》电视栏目,普及税法知识。一系列的方法举措,进一步浓厚了全区法治宣传氛围。
为充分发挥新兴网络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桃城区积极探索“互联网+”普法宣传模式,利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电子商务等网络平台,先后开通了“桃城普法”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头条号和“淘实惠”农村电商普法专栏等,实时推送普法动态、新法快递、以案释法等宣传版块,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法治的熏陶,实现了“指尖上的普法”。其中,2017年11月份,桃城普法头条号连续两周跻身全国司法系统头条榜前20名。
纵观桃城法治建设成绩可喜,面向未来,任重道远。当前,“七五”普法已进入尾声,而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桃城区“普法人”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法治“阳光”普照桃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