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城好“枫”景 | 多元联动 机制护航冀州区积极打造“一站式”解纷新“枫”景
冀州区秉持“干部沉下去、群众少上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理念,推动体系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打造“智慧冀州”全域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受理、“一平台”化解。平台自4月运行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案事件154件,成功化解146件,化解率94.8%。 突出党建引领,重点建强组织体系 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关键,统筹多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一是明确组织架构。成立了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政法委、信访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建设。二是坚持高位推动。区委区政府将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纳入全区中心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三是压实各级责任。制定专门方案,明确建设标准及要求,不间断实地督导指导,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 整合资源力量,加快推进阵地建设 突出解决问题这个核心,打造实战实用实效的工作阵地。一是建设线下“总枢纽”。整合综治中心、群众工作中心、涉法涉诉接访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职能,采用“常态进驻+派驻轮驻+随需随驻”工作模式,变“多头申诉”为“只跑一地”,实现“一站式”受理解决。二是建强线上“指挥部”。建设全域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一网整合各类官方网络渠道、门户网站、热线电话、地方APP等网上线下矛盾诉求表达渠道,平台对各类基础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及时预警、有效处置,初步实现了“一站式”平台实战化功能。三是打造全域“分中心”。依托乡镇司法所,整合综合执法队、派出所、法庭等设立10个乡镇中心,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横到边、纵到底”。 ![]() 优化调处机制,精准细化办理程序 把完善机制、规范流程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坚持首问负责。明确涉事属地网格员或部门调解员首问责任,按照“事项从下往上报、干部从上往下沉”原则,逐级求助村负责人、乡镇中心共同解决。涉及多个部门的重大复杂疑难事项,由包联区级领导牵头化解。二是突出快速回应。属地网格员或部门调解员接单后,立即与当事人电话沟通、上门约见,全面掌握当事人情况及诉求,并在后续办理过程中及时与当事人沟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争取当事人理解认同满意。三是明确分级调处。中心受理事项,按照轻重缓急程度,实行四级管理,事项分别对应网格员/调解员、分管副职、一把手、区级领导四个层级,按照“13715”限时办结制度,严格办理时限。 强化监督追责,有力保证办理实效 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办理实效。一是健全闭环管理机制。建立“收集-交办-处置-反馈-验收-评价”闭环处置机制,安排专人统一交办、分派流转、督导督办、限时办结。二是建立健全跟踪回访机制。案件办结后,承办部门限期向当事人反馈办理结果,中心同步开展满意度回访,确保事心双解。三是实行管理评价机制。中心对派驻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并对日常纪律、办理事务效率和质量、交办事务配合和办结率、文明服务和群众评议满意度等内容进行统一评价,对不能胜任的予以调换。 |
关键词:冀州,社会治理,一站式 |